《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钮文新
当科技创新变成企业IPO重要条件之时,我们是否意识到:企业IPO这条路不仅艰难而且成本高昂?一家小企业,如何支撑高昂的顾问、审计、尽职调查等巨额开销?支付了这些费用,企业还有多少经费支撑业务发展?支撑科技进步?有人会说,你这是杞人忧天。前期进入的投资者一般都神通广大,他们才是安排企业上市最主要的操持者。如果情况真是如此,今天也就没必要写这篇文章了。
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是,部分拟IPO的中小企业,它们基本属于“押赌”,倾尽所能奔向股市。整个过程,企业甚至不惜欠薪,只发给员工生活费,而几乎所有资金都堆向了中介机构。因为要上市,所有文件必须齐备,而这些文件只能依赖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证券机构等中介机构。所以,企业能上市当然幸运,可一旦上市搁浅,对企业而言,损伤巨大,甚至需要很多年才能恢复元气,有的顶不住压力就很可能垮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