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南校园的中轴线上,有一座近百年历史的哲生堂。这座红砖绿瓦、古色古香的建筑里,物理学院副院长王猛正在进行一项超前的工作:合成一种镍氧化物(La3Ni2O7),研究全新高温超导体系。
“我们正在合成镍氧化物,5个小时过去了,它只‘长’了一厘米。”站在实验室高温高压光学浮区炉前,王猛说,在率先独立发现全新高温超导体系后,国内外科研团队纷纷提出了实验材料申请,需求量大增。
7月12日23时,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王猛团队研究成果:人类首次在镍氧化物中发现了达到液氮温度的超导电性,也是目前发现的第二种液氮温区非常规超导材料,实现了国际物理学界37年来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