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2023年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之《热带医学与生物安全青年学术论坛》在广州举行。在会上,20余位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介绍了各自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内容涉及病原生物学与生物安全、疾病预防控制、流行病学、表观遗传学、基础免疫学等多学科领域,展示了热带医学和生物安全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关云涛研究员指出,生物安全是指国家有效应对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的影响和威胁,维护和保障自身安全与利益的状态和能力。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新发动物疫病约60种。我国每年因动物疫病造成直接损失400亿,间接损失3000亿以上。在全球人类新发和复发传染病中,75.4%为人兽共患病。生物安全形势方面,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持续增加。呈现不断出现、难以预测、传播更广、诊断较难、发展复杂化、影响国际化、危害极端化等特征。
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教授指出,对于蚊媒病毒传染病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是国际公共卫生防控的战略需要,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项共识。科学研究表明,对人类致病的蚊媒病毒有130余种,均无特效药物,目前只有4种病毒有候选疫苗。大多数蚊媒病毒传染病无法进行临床预防及治疗,目前预防措施仍依靠防蚊灭蚊阻断病毒传播,效果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