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光伏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高效N型电池组件的市场推广进程正在全面加快。在这个过程中,异质结电池(HJT)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潜在的的成本优势,正在成为下一代电池主流技术的有力竞争者。
7月27日,在《证券日报》社主办的“2023清洁能源科技资本论坛”上,来自国家电投、东方日升等上市公司的多位专家介绍,异质结电池以工艺更少、稳定性更高等优势,有望在近年实现规模化量产,同时接近TOPCon成本。
“异质结太阳电池英文名称缩写为HIT(Heterojunction withIntrinsic Thin-layer),也称HJT/SHJ/HDT等,其含义都代表本征薄膜异质结电池。”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张丽洁介绍,从性能表现来看,异质结电池综合了晶体硅电池与薄膜电池的优势,具备高转换效率、低光衰、低温制程、高弱光响应、稳定性高、衰减率低等特性。在降本方面,相比于传统的PERC电池以及TOPCon电池工艺,异质结电池的工艺制程相对较短,降本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