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茅冠隽
在位于崇明区港沿镇的一个农业园区里,生产鲜切花也用上了流水线——通过种苗自动扦插系统,园区可实现花苗自动定植在基质块中;经过两个多月的生长期,采收后的鲜切花经由传送带直接从智能玻璃温室被送至理花捆扎车间,由工人简单梳理后套袋装束,全程仅需一两分钟。“我们引进了荷兰的温室技术和智能化生产设备,每天可生产3万枝鲜切花。”园区负责人姚建军说。
日前,这个名为“上海崇明国际菊花生态园”的项目顺利建成并通过验收,现已投入运营。港沿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借助“后花博”机遇,港沿镇不断优化花卉产业布局,通过科技力量提高“上海花港”的产业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