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太平洋百货徐汇店正式闭店前几乎天天会有一大波怀旧客流。每一层都有大量的顾客选购商品,连带店内的茶铺生意都相当地旺盛。而笔者在现场观察到的实景则是:最后期限的店内各类商品从二折到七折不等,都在清仓特卖……
这里曾经是上海最著名的时尚消费地标,也一直是徐汇区居民的骄傲。而具备城市副中心核心竞争力的徐家汇商圈,在世纪之交就已经闻名海内外业界,当时五角场商圈还只是个孕育中的概念。笔者以前之所以光临太平洋百货徐汇店,是因为曾参与了我国入世谈判中的烈性酒类谈判,需要在上海寻找一个百货店,进行关税大幅削减后的商业观察。当时的市区两级政府部门都推荐了太平洋百货徐汇店。于是,我就在此观察各类洋酒的市场接受度。
转眼就到了2005年。我的商业观察员同伴在伦敦、巴黎和米兰的同类百货店传回信息:中国烈性酒如茅台、五粮液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销售业绩上升局面。个中原因让我很是感慨:茅台和五粮液都不能兑水或加冰块,而西方所产的烈性酒都可以——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酒力来自由调配品尝时的相对度数。知道原因的那一刻,我对太平洋百货的深刻印象就是:有利于海外高档商品的销售、能够吸引周边高端型中年消费群体和时尚型青年消费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