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智能时代 打工人何以成为“机器零件”

  新技术的发展,逐步改变了劳动的底层逻辑。劳动原本是人利用工具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但是在如今的生产中,人类俨然成了工具、制度等物质性存在得以改造世界的辅助手段,劳动者的工作由机器发出指令,并协调、监督,而大型组织的运行规则遵循的也是机器逻辑而非人文逻辑。

  人与机器协同生产的理想状态是,在机器的帮助下,人们只需做轻微的调整,从而有更多的闲暇时间。然而,我们更熟悉的模式是,大型企业对劳动过程进行分割、重组,以计件制的方式,将工作外包,并支付微薄的薪资,比如工作内容枯燥、繁琐的数据标记员;或是要求劳动者配合机器的运行规则,进行高强度的修补性、重复性劳动,比如微博热搜瘫痪以后,需要连夜加班的程序员。

  技术的演进原本为创造力的施展提供了可能,但是如今却禁锢了创造本身,甚至使得劳动者的尊严荡然无存。我们面临的现实是,人并没有获得更多的闲暇时间和主观能动性,而是成为机器附属的“社会螺丝钉”,终日劳碌,精神紧绷,与人的本真需要背道而驰。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机器
  2. 机构、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机器行业标签

Ko**惟美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关注 私信

报告咨询

  • 400-817-8000全国24小时服务
  • 010-5824-7071010-5824-7072北京热线 24小时服务
  • 059-2533-7135059-2533-7136福建热线 24小时服务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5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