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将至,月饼迎来消费旺季。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厂家不断创新口味和样式,推出了芝士月饼、咖啡月饼、冰激凌月饼等创意产品,甚至还有小龙虾月饼、文昌鸡月饼、笋干烧肉月饼、韭菜鸡蛋月饼等口味,简直能凑一桌月饼盛宴。
然而,在比拼“花样”的同时,一些生产商忽视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开展月饼专项监督抽检,通过现场抽样和网络抽样方式,在全国范围内随机抽取了400批次月饼样品。结果显示6批次样品不合格,主要存在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和质量指标不达标等问题。
不合格原因离不开以下几种情况: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产品包装密封不严或储运不当;为延长产品保质期而超标使用添加剂;原料采购把关不严、生产工艺不达标、产品储藏条件不当等。这些问题月饼之所以能避开企业食品安全的道道关卡,投放在市场上,说明生产企业在某个环节或某些方面出了问题,应该严查,堵住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