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纵览新闻报道,四川宜宾一名网友驾车不慎撞坏该市滨江路中间5节护栏共15米,结果被索赔10万多元,这一经过被上传到网络后,引发热议。据了解,该段护栏归属于宜宾建投集团管理。该单位工作人员回应称,其下属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因嫌涉事车主态度不好,所以“虚报价格”,经过协商已经将赔偿价格降至“成本价”1万余元。
车主撞坏护栏,损坏公共设施理应赔偿,但怎么赔?赔多少?不能乱来。15米就索赔10万多元,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价格肯定有猫腻。仔细看这笔赔偿的明细表,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除了有损坏的护栏费用外,还有管理费、材料运输费、规费、安全文明施工费等等,名目众多,让人眼花缭乱。其中人工费一项,就有20名工人,每人500元。试问一共才15米的护栏,就需要20名工人来维修吗?这样的索赔要价明显就是“敲竹杠”,也难怪被网友吐槽“天价护栏”。
事情曝光之后,该护栏所属单位工作人员称,虚报价格是因为对方态度不好,这样的理由更加显得牵强。损坏公共设施,怎么赔应有一套统一的标准,态度不好不该是“漫天要价”的理由。这样的说辞既有“护犊子”心态,也暴露了索赔方的霸道,依仗信息不对称优势,就随意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