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时代,我们如何让城市更美丽?”10月22日下午,上图东馆,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在“另一种城市文明:基于自然的新桃源”主题演讲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工业文明带来城市发展、财富积累,却也让人们远离自然,带来种种生态环境问题。城市生活是否还有另一种可能?这是俞孔坚多年来探索实践的。他先后提出“大脚”美学、逆向规划、“新桃源”城市等概念,积极推动海绵城市建设。这些思考与实践在新近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大脚革命与新桃源》一书中得以呈现。
何为“大脚”美学?俞孔坚举出其反面:稻田变草坪、鲫鱼变金鱼,这种“高雅化”的美只能供观赏,而无实用价值。而“大脚之美”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人人可以享有。与“用钢筋混凝土隔绝自然野趣,人为减弱自然生态机能”的“小脚”美学相反,“大脚”美学主张回归土地,强调人居环境的设计首先是一种生存艺术;城市的规划设计应该回归土地的伦理,学习农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