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主办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就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与会嘉宾围绕三大议题即共建“一带一路”的硬联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经贸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软联通:发展战略对接与规则创新、共建“一带一路”的心联通:人文交流和信任建设,进行发言与交流。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在会上致辞时指出,过去十年,“一带一路”倡议所取得的进展举世瞩目。对国际社会而言,“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广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同时也为克服和缓解现行全球治理体系所存在的发展赤字、和平赤字、信任赤字与治理赤字,提供了新的选择。对中国而言,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全方位对外开放既是中国自身发展的要求,也为世界提供了更大的机遇。
李向阳称,过去十年,“一带一路”倡议所取得的成就源于其理念和实践的系统性创新:一是“一带一路”奉行发展导向,超越了全球治理体系的规则导向,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了条件。二是“一带一路”倡议在开发和利用共建国现有比较优势的同时,还致力于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创造新的比较优势。三是共建“一带一路”奉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超越了现行全球治理的霸权治理观,为改革现行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四是“一带一路”秉承正确的义利观,强调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从而超越了价值观外交。最后,“一带一路”倡议以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终目标,超越了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观,从而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国际公共产品或国际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