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窗玻璃自爆,到开启扇掉落,在摩天大楼鳞次栉比的上海,玻璃幕墙建筑多达1.3万栋。然而,玻璃幕墙通常使用年限仅25年,仅5年之内预计就有1600栋建筑达限。为此,上海把这个问题交给“智能机器”,将城市玻璃幕墙全面纳入数字监管,纳管114759栋次,及时发现并处置隐患共16023处,探索出玻璃幕墙管理的先行先试经验。
10·31世界城市日之际,《中国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建设蓝皮书(2023)》在沪发布。从玻璃幕墙监管到静安区“数字减负”、长宁区“AI社区”、浦东新区“非现场执法”等,多个上海市案例被选入治理数字化“百佳”之列。研究发现,蓝皮书囊括103个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共涵盖6个领域,其中近70%的场景都应用于“智慧政务”“智能交通”“智慧城管”等。
防患于未然,消除玻璃幕墙可能对市民生命安全构成的重大隐患,其背后是大数据深度学习。3年多的7万条数据、近1万个幕墙安全案例,被用于机器深度学习,由此研发出人工智能辅助安全管控体系的智能算法。从动态管理行为到周边气候数据等,加之无人机巡查、微距摄像头、清洗机器人等技防手段,系统可以识别被归因的30个风险因子,自动发现、上报与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