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亲手设计微信小程序,成就感满满。日前,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的高一同学来到广州微信总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公开课,同学们现场展示基于小程序编程进行高中数学建模学习的过程与成果。据了解,这是全国首场微信小程序教育公开课,同时也标志着“小程序编程+数学”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落地。
在本学期,97中副校长吴晶晶发起一项特别的数学教学项目。高一数学老师叶玉茵布置了一个课题——“为照看学校生态园植物设计一个微信小程序”。这是基于高中新教材中数学建模活动“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课程延伸出来的课题设计。鼓励学生运用数学思维,选定植物养护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将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积极运用小程序编程,基于数学模型建立一个实际可用的小程序。
公开课上,同学们分小组汇报了自己的设计成果。围绕主题,每个小组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都不一样。有的小组计划通过连接土壤湿度传感器,将小程序设计为校园月季花坛的“种花神器”,同学们能在小程序上掌握月季花的土壤状态,当湿度低于50时,便能提醒值日生前往浇水。另一个小组则更注重交互性和分享功能,设计了“生机97 绿色有我”小程序,可实现查询排班、照顾提醒、记录生长、同学分享等功能。有的小组设计的小程序还有作物地图、浇水排行榜等功能,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