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遗址考古多学科综合研究成果研讨会16日在四川广汉举行。会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陈家昌介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开展的针对出土饱水糟朽象牙保护的科研攻关,目前已处理不同糟朽状态的象牙标本6根,实现了考古出土饱水糟朽象牙整根完整保护“零的突破”。
三星堆遗址考古多学科综合研究成果研讨会现场。 图片由四川省文物局提供
据了解,2020年至2021年,三星堆遗址祭祀区3号至8号祭祀坑出土象牙400余根(残段)。由于长期地下埋藏,特别是在地下水、可溶盐及微生物等各种不利因素的侵蚀下,象牙中起主要粘接作用的有机组分分解,以及多孔状态下大量水分的灌注,使得处于此种状态下的象牙在考古术语被称之为出土饱水糟朽象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