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丰乐镇的肖小河边,水稻已经颗粒归仓,接棒种植的油菜刚刚冒出芽头。这里是由安徽省农业气象中心与肥西县丰乐镇政府等合作实施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基地。
“这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总面积近2000亩,智慧元素可不少。你看田间那个很小的太阳能灯下,其实是智慧灌溉的出水口。”丰乐镇副镇长盛诚介绍说,“因为有‘智’助力,不仅生产效率提高了,也实现了增长增收,平均亩产增收约10%。”
“传统耕作方式,一个人管理100亩,那是极限。这里约2000亩,日常管理也只是5个人,小麦、油菜的播种都是无人机操作,大概五到十分钟就可以种一亩。”据盛诚介绍,素有“鱼米之乡”的丰乐镇,主要种植作物是水稻、小麦,由于地处江淮之间,洪涝、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不少。通过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天气预报半径精确到1公里,让天气情况早知道,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