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重庆11月26日电 11月25日,中国经济信息社携手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和重庆江北嘴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主办的“迎接买方投顾时代——2023财富管理转型发展论坛”,在重庆江北嘴隆重开幕。中信建投非银金融与前瞻研究首席分析师赵然在论坛上发表致辞时指出,建议企业构建以投资者长期利益为核心的财富管理体系,并在演讲中针对近年来基金投顾业务领域的痛点问题进行深度的数据剖析与复盘,倡导更多关注行业痛点问题,并深入普及投资者教育。
赵然指出,资管新规落地前,国内广义上的大资管市场,投资者是经过非标产品分层的,稳健保值增值型的需求被刚兑的非标产品满足,而投资股票或者权益性基金产品的投资者更多是来追求高弹性的“彩票型”收益(回撤容忍度相对较高)。复盘过去五年,非标转标的净值化转型过程带来了大量的增量资金,而这些资金本身没有经历过市场的波动,呈现追涨杀跌的特点,继而导致行业从2018年资管新规至今在不断经历着各类资产的快速轮动,投资者不断追高买入,导致出现“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情况,但非标转标进程中的痛点并不是靠给资产端施压能够解决的,真正实现投资者账户业绩的提升需要负债端的预期管理与投顾服务以及资产端共同努力来实现。
对于投顾必要性的理解,财富管理机构不仅仅需要基金产品本身的业绩,同时需要重点聚焦投资者账户真实收益,聚焦客户长期信任关系的建立维系。对此,赵然表示,追涨杀跌的交易行为是整个市场现在面临的核心矛盾。所有的资产都会有自己的运行周期,会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在提供投顾服务之初,就需要让投资者接受波动,并且理解波动。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我们面对的是百万亿的市场,投资者则必须要能够理解资产的波动,才能进行后续的基于账户层面和结合生活场景的投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