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着眼未来,充电基础设施仍存在布局不够完善、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充电速度备受新能源汽车用户关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结合电动汽车发展趋势,适度超前安排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多地相继出台政策进行探索,竞相建设超充站。超充站是什么样的?新能源车主的充电体验如何?新能源汽车进入“超充阶段”还要多久?过程中要解决哪些难题?经济日报记者在广东省深圳市展开调查。
在位于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地面停车场的全液冷超充运营示范站里,小鹏新能源车G9车主李嘉灏正通过手机APP进行一键充电,手机界面上实时显示着充电进度,15分钟后便完成了充电。“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充好电,不仅节约时间,还缓解了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李嘉灏边将充电枪归位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