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木江仿自然生态鱼道今年已观测到过鱼54种,三年累计观测到66种,说明南木江仿自然生态鱼道具有良好的过鱼效果,打通了大藤峡水利枢纽库区与下游水域鱼类洄游的通道。在观测到的鱼类种,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斑鳠。”大藤峡公司环境移民部(保育中心)副主任马海涛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壮美广西·重大项目建设巡礼”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大藤峡工程建设现场,马海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上述表示。
马海涛介绍,为减少大坝对鱼类通行的影响,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精心设计建设了黔江主坝鱼道和南木江副坝仿自然生态过鱼通道。鹅卵石铺设而成的仿自然生态鱼道蜿蜒曲折数公里,同时疏浚南木江淤积河段、泄放生态流量,从而连通南木江—浔江约30公里的鱼类洄游大通道,保证了鱼类的洄游和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