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打假”仍在继续。12月9日,华润集团一连发布两则声明称,近期陆续发现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相关材料等方式,将企业注册为华润集团下属公司,在多地开展不法经营活动。稍早前,中国国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多家央企也主动发布了类似的“打假”声明。
“应该说,近年来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推动下,中央企业打击假冒央企国企可谓不遗余力,不仅定期检索深挖假央企、定期张榜公布,还积极向市场监督监管部门、公安机关举报,已初步形成了对假央企‘人人喊打’的局面,值得肯定。”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国企混改中心负责人朱昌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看来,央企积极主动出手“打假”不仅可以规范市场秩序,避免不明真相的用户或投资者上当受骗,对于维护自身形象同样具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