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工作生活20余年的方中睿(Samuel Fischer)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如今的他,是德意志银行中国债务资本市场主管。外资准入门槛的不断减少、金融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人民币国际化的持续推进……方中睿用“稳步推进”“超出预期”来形容他眼中近十年来的中国金融开放进程。在他看来,外资金融机构既是中国金融开放广度、深度持续提升的“见证者”,又是真正的“受益者”,同时还发挥桥梁作用,成为开放进程的“倡导者”。
方中睿是他给自己起的中文名字。名字里的“中”代表中国,“睿”代表他的故乡瑞士。1999年,他来到中国求学,后留在北京,并一直在外资金融机构工作。亲身经历了中国金融资本市场诸多重大改革的他,为市场的不断开放和互联互通感到兴奋。
金融开放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我国推动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推出50多项开放举措,全面取消银行保险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减少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与此同时,我国已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开放路径,基本形成以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互联互通机制和境外投资者直接入市为主的金融市场开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