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是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方面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经过几年试点,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立足于中国国情实际,运用心理学、社会工作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积极预防和化解个体、群体和社会层面各类问题矛盾,为全体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过程的心理服务方面,已经在全国蓬勃发展起来。
关于试点工作,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姚宏文表示,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试点地区紧紧依靠群众,勇于实干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方法、应用和模式,涌现出一大批基层首创的枫桥式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在推进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幸福中国建设中取得了不凡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