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瑞信基金近日发表观点称,光伏板块在历次市场高点都达到50倍以上的估值,而在底部区间基本接近15倍左右估值。如今估值又回到15倍以下,并且先于市场表现出阶段性超跌企稳的迹象。当前光伏行业扩产仍处于高位,三季度资本开支仍在环比增长。随着行业困境反转,产业链各环节成本最有优势的公司,以及设备和材料端涉及钙钛矿技术、IBC技术等未来方向性的公司有望脱颖而出。
工银瑞信基金分析到,从基本面来看,今年中国及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超预期发展。12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1-11月光伏新增装机163.88GW,同比增149.4%。11月单月新增21.32GW,同比增长185.41%,环比上涨56.53%。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日前第二次上调2023年装机预测,预计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由305-350GW上调至345-390 GW;中国则由120-140GW上调至160-180GW,再创历史新高。
但与此同时,工银瑞信基金也说到,由于产能过剩等因素,行业库存仍旧偏高,去库存仍有压力。光伏产业链价格继续走跌,甚至多数硅片企业近期“抢跑”清库存。对于光伏板块而言,硅料价格触底是比较有效的反弹信号。目前硅料价格已经跌破前期低点,接近价格底部。根据行业咨询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的数据,当前硅料价格在6.0-7.4万/吨,仍有20%左右的降幅进入绝对底部区间。在12月需求淡季,叠加组件价格大幅回调的背景下,预计光伏出口量和总额将处于环比下降通道。考虑去库影响,预计到明年一季度末将开始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