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4部门日前印发《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实施导则(试行)》的通知。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3日解读该政策时指出,依靠产业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有效缓解政府投入压力,有效破解了生态环境治理融资难的瓶颈。
EOD模式是通过产业链延伸、组合开发、联合经营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的生态环境治理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市场化运作、可持续运营,以生态环境治理提升关联产业经营收益,以产业增值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治理投入,实现生态环境治理外部经济性内部化的创新性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有利于积极稳妥推进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有效实现。
该负责人指出, EOD模式是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重大创新。生态环境治理属于公益性事业,投入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资金,面临着总体投入不足、投融资渠道不畅、自我造血功能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EOD模式将生态环境治理作为产业开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缓解了政府投入压力,并有利于企业(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参与项目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