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刘洋)既要解决孩子们个性化的学业指导需求,又要防止超前教育和过度教育,在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北京市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教育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院长余清臣聚焦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建立“北京市中小学生学业指导系统”的建议。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4年持续深化“双减”工作,用好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完善“空中课堂”全学段、全学科数字课程体系,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能力。
余清臣认为,除数字课程体系外,政府亦需要在智能化的学业指导层面发力,解决孩子们个性化学业困难的问题。他表示,当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教学以集体化为主,同时学生的在校时间和老师的工作时间都有限,老师很难基于每位学生的个体化学业困难进行“一对一”的指导。针对一些专门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家长也无法给孩子针对性指导,只能求助于校外培训,这是导致违规校外培训很难根治的一个现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