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急匆匆的给我来了个电话,“不好啦,给我看一下,我体检报告发现有甲胎蛋白升高,我听人说:甲胎蛋白升高是肝癌?我怎么办呀?”…….电话那头的他无比着急。我说:“别急,让我来详细了解一下具体情况……”。经过我的一番解读,他焦躁的情绪稍稍稳定下来。如果体检发现甲胎蛋白升高,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和检查,因为这可能与一些健康问题有关。
甲胎蛋白最早于1956年发现,但直至1963年有关甲胎蛋白(AFP)与肝癌相关性的文献发表,AFP才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甲胎蛋白(AFP)是一种单链血清糖蛋白,也是一种胚胎性相关蛋白,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由卵黄囊和肝脏分泌产生的蛋白质,通常在胎儿出生 18个月后其水平逐渐下降,直至逐渐恢复正常水平。在健康成年人中其血液含量极低,一般低于10μg/L,但肝细胞恶变后可获得重新表达能力,在肝癌患者血液中升高。对于高危人群需动态监测血清AFP水平,从而早期发现肝细胞癌,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19世纪70年代研究者发现AFP在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这一特性以来,AFP 一直作为临床上一种重要的肝癌检测工具,被各大临床指南推荐用于肝癌早筛。甲胎蛋白除了与肝癌可能有关外,还与胃肠道疾病、睾丸疾病、卵巢疾病、胎儿发育等因素有关,下面一一予以介绍。
一、肝脏疾病是甲胎蛋白(AFP)升高的常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