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和新质生产力合在一起,就是希望不仅仅认识到技术的价值,并且不仅仅是把基础工作做好,而是希望用人工智能来驱动整个生产力的升级。”易观智慧研究院院长李智近日做客《中国经营报》旗下在线对话栏目“零观科技”时如是表示。
李智认为,“人工智能+”价值体现最快的部分,应该是作为生产力工作的部门,“比如,今天程序员开始大量使用Copilot写代码,因为他们能直接感受到这个工具对他们的帮助”;价值体现较慢的部分,应该是如何防范出现风险、安全治理的部分,因为“我们都知道大模型和人工智能仍然存在有幻觉的问题”。
关于“人工智能+”应用在哪些领域价值更大、哪些领域价值较小的话题,李智认为:“应用人工智能价值大和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就是它带来了收入的增加,还是成本的降低的问题。以往我们通过互联网+创造了商品、企业以及消费者之间更多的连接,实际上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收入;今天我们去衡量人工智能+的时候,也可以把它放在降本和提效这件事上面去考量。所以大和小的问题就是它作为生产力工具在哪些领域降低了更多的成本、提升了更多的效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