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夏君
清康熙年间,法国人马若瑟来到中国。他在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时注意到元杂剧《赵氏孤儿》,便将其翻译成法文,继而发表在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中。《中华帝国全志》是当时欧洲了解中国“最权威的著作”,《赵氏孤儿》逐渐为欧洲文化界所知。
当时,法国戏剧界流行古典主义戏剧。大部分评论者认为,《赵氏孤儿》不符合古典主义的戏剧规律。因为它既不遵守三一律(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也不符合古希腊悲剧不在台上表现杀戮、死亡情景等原则。而且,元杂剧中人物上场自报“家门”、有白有唱,更让人觉得不解或者说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