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汽笛长鸣,一艘满载着乘客和车辆的渡轮驶往福建莆田南日岛。浪花拍打着船舷,成片的养殖网箱犹如“海上牧场”,不时有渔民的作业小艇穿行其中,这幅美景吸引不少人举起手机拍照。
在每个养殖网箱中,都有数百到上千粒正“茁壮成长”的鲍鱼。它们被按照不同的“月龄”,放置在口径大小不一的网箱中,由渔民定时投喂龙须菜、海带等饵料。等养足18个月,这些鲍鱼便达到上市的标准,经过分拣,通过冷链车运输,最终到达百姓的餐桌上。
南日岛人工养殖鲍鱼已有20多年。大规模人工养殖的推广,不仅让鲍鱼从曾经的名贵海鲜变为如今沿海地区百姓餐桌上常见的美食,也让曾经顺口溜中“起床脸发愁,吃水贵如油;喝粥底见天,地瓜加麦糊”的南日岛,成为如今因海而兴、因鲍而富的“小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