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记者司高妍 实习生蓝晓宇】4月11日,智己汽车在社交平台发文称,遭到集体网暴。该事件源于此前智己新车发布会,智己汽车将对标车型小米SU7的配置参数标错,引发小米汽车“三连追责”,最终以智己汽车官方道歉结束。不过,三次道歉信后,智己汽车直播间、评论区等不断遭受“追责”。
当前新能源汽车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流量与舆论的作用不断被放大,争夺流量也被各大车企更加重视,但流量是否能转为销量?如何把控流量所带来的效果?还需各大车企多思考。
被流量反噬?
【大河财立方记者司高妍 实习生蓝晓宇】4月11日,智己汽车在社交平台发文称,遭到集体网暴。该事件源于此前智己新车发布会,智己汽车将对标车型小米SU7的配置参数标错,引发小米汽车“三连追责”,最终以智己汽车官方道歉结束。不过,三次道歉信后,智己汽车直播间、评论区等不断遭受“追责”。
当前新能源汽车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流量与舆论的作用不断被放大,争夺流量也被各大车企更加重视,但流量是否能转为销量?如何把控流量所带来的效果?还需各大车企多思考。
被流量反噬?
报告网所有产经新闻是由用户上传分享,未经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