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4月11日电 性别差异广泛存在于人类的发育、衰老和疾病发生过程中。如绝大多数的非生殖系统癌症更高发于男性,而自身免疫性疾病则高发于女性。北京时间4月10日深夜,中国科研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系统解析了雄激素在性别差异中扮演的具体角色,对理解性别差异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有重要意义。
为何研究雄激素?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高栋在受访时称,其实性别差异由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所共同决定,激素水平是研究方向之一。而之所以选择雄激素而非雌激素,是因为其研究组有段时间在研究如何通过抑制雄激素的信号,来降低一种流行病毒的男性重症率。当时的研究显示,在前列腺这个器官中,抑制雄激素信号确实能抑制流行病毒的感染,但在肺这一器官中,抑制雄激素信号后依然出现了严重的病毒感染。
“当时,我们就思考,为什么多种器官都表达雄激素,但当抑制信号通路时,出现了非常不一样的响应结果。于是我们提出一个更大的问题:雄激素在不同器官里有什么样的调控作用?”高栋回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