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专家看上海民俗文化节:当代都市民俗的多彩呈现

  2024年4月23日上午,第十一届上海民俗文化节暨三林塘圣堂庙会在前滩演艺中心隆重开幕。本届民俗文化节以“观东方潮涌·享盛世民俗”为主题,设有三林老街、崇福道院、前滩演艺中心、Youngs新东里及北侧市集等多个会场,系列活动一直持续至28日。上海民俗文化节通过深入挖掘与系统整合传统庙会节庆、江南古镇历史风貌、非遗文化等元素,并赋予其新的表现形式与时代内涵,成为集中展示上海都市民俗、彰显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窗口。据悉,上海民俗文化节自2012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十一届,其依托的“三月半圣堂庙会”是浦东三林塘地区的一项重要民俗节庆活动,于2013年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得到充分整合与系统性保护传承。记者采访了相关民俗学专家学者,就近年来上海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与开发工作,发表专业性思考。

  都市民俗迈向文化标识,意义重大

  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群韬认为,庙会民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他认为,明清时期三林塘地区形成的传统“三月半”圣堂庙会本身兼有道教文化、民俗节庆文化、商贸文化等元素,在此基础上拓展形成的上海民俗文化节,又创造性地实现了传统庙会民俗、古镇历史景观、“非遗”技艺等多种文化资源的深度融合发展。从近几年来上海民俗文化节的具体活动内容来看,通过各种文化要素的整合,不仅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促进了更多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体验与认同,有力地推动了相关民俗文化、“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因此,这一重要的都市民俗文化标识,对于上海文化品牌塑造、区域文旅经济融合发展都具有积极价值。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文化
  2. 机构、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文化行业标签

Be**男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关注 私信

报告咨询

  • 400-817-8000全国24小时服务
  • 010-5824-7071010-5824-7072北京热线 24小时服务
  • 059-2533-7135059-2533-7136福建热线 24小时服务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5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