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熊家明 通讯员 肖美琪)为推进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减轻监管成本,激发市场活力,连日来,湖北省鄂州市市场监管局临空经济区分局积极探索打造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模式,事前预防、事中监测、事后分析,构建起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新型监管机制。
事前信用精准画像,实施分类预防。鄂州市市场监管局临空经济区分局依托企业信用信息系统资源优势,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等级相结合,逐步构建起立体多维的风险分级指标体系,全面归集包括抽查检查、行政处罚、投诉举报、经营异常名录等在内的多维度的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并对全区13115家辖区企业划定了风险等级,为推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依托湖北智慧市场监管平台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系统,应用反馈情况进行校验、优化和调整,及时更新企业风险因素量化分值,对不同企业信用风险类别的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频次和检查方式,逐步提升信用风险分类和风险预判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事中信用动态监测,消除风险隐患。聚焦投诉举报集中、风险突出的系统性问题,动态监测地址异常、集群注册、信用承诺、涉诉风险、行业限制或禁入等高风险指标,并建立高风险企业监管对象台账,收纳经营地域、准入准营信息不一致、被投诉或举报次数较多的企业13户,开展行政约谈、行政指导24余次,及时防控违法风险。制定常见风险点行政提示清单和监管风险触发清单,系统自动完成风险触发14条,发送行政提示信息14条,引导市场主体主动整改纠错避免行政处罚及信用受损。同时,实现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结合,更精准“揪出”问题,更精准“靶向”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