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94年的春日,年近花甲的苏轼,正步履蹒跚地走在南华寺的小路上。
再一次被贬,从黄州到更遥远的惠州,这位一向豁达的诗人写下,“不向南华结香火,此生何处是真依”。南华寺庄严的道场、六祖慧能的真身,以及古老的大树,应该给了他些许安慰。
930年后,2024年的初夏,在苏轼撰写的《卓锡泉铭》碑刻前面,南华寺现任方丈法广大和尚正向来访的中国平安一行嘉宾,将这段往事娓娓道来。
公元1094年的春日,年近花甲的苏轼,正步履蹒跚地走在南华寺的小路上。
再一次被贬,从黄州到更遥远的惠州,这位一向豁达的诗人写下,“不向南华结香火,此生何处是真依”。南华寺庄严的道场、六祖慧能的真身,以及古老的大树,应该给了他些许安慰。
930年后,2024年的初夏,在苏轼撰写的《卓锡泉铭》碑刻前面,南华寺现任方丈法广大和尚正向来访的中国平安一行嘉宾,将这段往事娓娓道来。
报告网所有产经新闻是由用户上传分享,未经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