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 (国璇)5月25日是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当日,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共青团中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主题活动在北京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蔺秀云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应完善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合力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互联网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加剧。蔺秀云说:“信息化时代,社会节奏加快,一方面为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由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青少年更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冲击,生活的不确定性增加,产生新型的心理健康问题。”
面临新挑战,加强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尤为重要。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心理健康监测”等八项主要任务,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