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两大疾病。2024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公布了2022年全球最新癌症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数达到2000万例,死亡病例970万例;2022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482.47万,死亡病例257.42万,肿瘤治疗负担仍然呈持续上升态势。
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等新药的不断涌现,为肿瘤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然而,这些治疗产生的毒性可能对患者产生短期或长期的不良影响。一项关于影响肿瘤患者生存调查的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导致死亡的人数逐年减少,而死于非肿瘤原因的人数逐年增加。而死于非肿瘤原因的肿瘤患者中,心脏病是主要原因。因此,与肿瘤治疗相关的心血管毒性是肿瘤患者治疗和管理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我们不容忽视,这也是肿瘤心脏病学这一概念的主题所在。
肿瘤心脏病学以研究与肿瘤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机制、预防和干预,包括肿瘤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心血管疾病为主。其定位主要包括:①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心血管毒性;②肿瘤合并心血管疾病;③肿瘤与心血管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与干预;④心脏占位病变(良性与恶性)。抗肿瘤治疗(包括化疗、靶向药物、免疫治疗和放射治疗)所带来的心脏功能改变,如心脏损伤、心肌病和心力衰竭均为肿瘤治疗相关心脏功能不全(CTRCD)。心血管毒性风险在肿瘤治疗期间是一个动态变量,预防的最佳时机是在肿瘤治疗前,因此对所有接受潜在心血管毒性风险方案的肿瘤患者进行基线风险评估,对已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二级预防,进行全程心血管系统监测,提供个体化的防治措施,降低肿瘤罹患CTRCD的风险,共同改善肿瘤及心血管疾病的结局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