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如何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专家建议通过高水平金融开放壮大有容错空间的耐心资本

  金融制度型开放中的市场机会有哪些?如何进行风险管理?在近日召开的“2024陆家嘴论坛专场活动暨中欧国际金融圆桌研讨会·CLF50夏季会议”上,与会嘉宾进行了深入探讨。

  瑞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大田原广(Hiroshi Ohtahara)认为,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进展迅速,特别是“沪港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大幅促进了中国资本市场与海外资本市场的相互交流。中国相关措施使得外国投资者能够更好地参与中国的股票和债券市场,同时也为中国本土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海外资产的机会,实现了全球多元化资产配置。

  上海英国商会执行委员会委员、泰晤投资(香港)总裁李林懋提到金融开放为上海再保险市场带来了诸多市场机会。首先,外资准入门槛的降低和业务范围的扩大,使得外资再保险公司能够更自由地进入中国市场。这带来了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业务模式,还推动了再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其次,随着金融市场的多层次建设,再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多种金融工具进行资产配置和风险对冲,从而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和资本回报率。这为再保险公司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利润来源。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金融
  2. 机构、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金融行业标签

萌面**心贼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关注 私信

报告咨询

  • 400-817-8000全国24小时服务
  • 010-5824-7071010-5824-7072北京热线 24小时服务
  • 059-2533-7135059-2533-7136福建热线 24小时服务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5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