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制度型开放中的市场机会有哪些?如何进行风险管理?在近日召开的“2024陆家嘴论坛专场活动暨中欧国际金融圆桌研讨会·CLF50夏季会议”上,与会嘉宾进行了深入探讨。
瑞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大田原广(Hiroshi Ohtahara)认为,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进展迅速,特别是“沪港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大幅促进了中国资本市场与海外资本市场的相互交流。中国相关措施使得外国投资者能够更好地参与中国的股票和债券市场,同时也为中国本土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海外资产的机会,实现了全球多元化资产配置。
上海英国商会执行委员会委员、泰晤投资(香港)总裁李林懋提到金融开放为上海再保险市场带来了诸多市场机会。首先,外资准入门槛的降低和业务范围的扩大,使得外资再保险公司能够更自由地进入中国市场。这带来了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业务模式,还推动了再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其次,随着金融市场的多层次建设,再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多种金融工具进行资产配置和风险对冲,从而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和资本回报率。这为再保险公司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利润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