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基本面各环节因素变化并不明显,但煤价下跌范围及跌幅较大上周却有所扩大。主要原因依旧是高库存、低日耗状态下给市场带来的货物、资金周转压力,迫使贸易商不得不在旺季来临之际降价促销。本周,电厂日耗增加,叠加中下游库存出现“见顶回落”,昨日,贸易商报价止跌企稳。
首先,随着电厂日耗、库存等数据变得好看些,市场心理压力逐步改善,贸易商松了一口气。其次,近期贸易商止损去库规模扩大,虽然助推了煤价下跌,但也为下一轮上涨奠定了基础。再次,随着长三角地区陆续出梅,气温进一步走高,电厂刚需采购恢复,将推动煤价止跌企稳。但是,由于市场交易主要为贸易商之间买卖,下游实际采购不多,无法支撑煤价大涨;因此,初步预判,即使煤价有涨,涨幅也非常有限。
目前,国内整体气温水平已经逐步接近峰值状态,全社会用电量也在稳步增长,沿海八省电厂存煤由之前的垒库转为缓慢去库。尽管华东、华南地区气温回升至26-37摄氏度,但水电接近满负荷的出力和新能源的替代加强,造成阶段性火电负荷的明显挤出。叠加进口煤大量涌入,以及长协的可靠供应,促使下游电厂并不缺煤,去库后随时补入。非电方面,依然是化工偏强,冶金、建材偏弱的状态,采购均维持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