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一笔“沉睡”的耕地财富。
从新疆乌鲁木齐出发,上海证券报记者朝着西南方向一路前行。铁路两旁的戈壁滩上泛起的白色盐渍,说明这里的土地盐碱化程度不低。而在这片土地上,一场围绕“荒地”变“良田”的技术革新,正在落地、生根、发芽。
近日,在位于新疆和硕县新塔热乡的300亩冬小麦试验田里,成熟的冬小麦金黄饱满,微风拂过,麦浪翻滚。在金黄色的麦田中,收割机来回穿梭。经抽样测产,这块撂荒地通过3个月的技术改良,冬小麦亩产达到656公斤,超过周边耕地冬小麦亩产平均水平。而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白花花的盐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