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价格战在经历长期“贴身肉搏”后已经有了减缓的迹象。不过,在行业调整期,中国汽车产业应围绕哪些维度突围?关税“大棒”落下,又该如何正确看待中国汽车出海的新局面?近日,在零观汽车特别节目——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纵横全媒体、中国经营报社、中经传媒智库联合主办的直播活动中,来自车企、芯片制造企业、相关行业机构以及研究中心的专家对上述话题进行了一场去伪存真的深度讨论。
“中国汽车企业不要只使笨功夫,必须重视思想品牌建设。”清华大学车辆学院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君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思想品牌建设是目前中国汽车出海最为薄弱的板块,在出海的过程中应强化中国汽车企业的软实力。
极石汽车联合创始人、CEO闫枫也有着相似的观点。他认为,当下中国汽车企业出海“没有品牌,只有产品”,在没有形成品牌影响力的时候应把精力放在做好产品上,应根据当地特殊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并且做到快速响应。“国外品牌可能不会做到快速响应,这是我们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