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可见,数字金融在国家最高战略层面再次被赋予重要地位,进入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落地实施的关键阶段。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驱动的数字金融,可以增强货币政策传导精准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以2004年支付宝上线为始,我国采取了多项有力举措推动数字金融发展,目前已形成产品服务较为完备且融合互嵌程度不断加深、规模持续扩大的多层次、立体化数字金融新生态。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金融市场规模达41.7万亿元,占全球数字金融市场规模的15.6%,位列全球第一位。更重要的是,随着我国传统金融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缓解,以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为主要考量的金融助力实体经济质效不断增强。
但从客观上看,我国数字金融发展仍存在包括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布局与发展不平衡、数字要素治理与监管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待优化空间。未来,应牢牢抓住数字金融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质效提升的“牛鼻子”,加强新技术创新驱动下的金融与实体产业、社会生活有机融合,以积极顺应、加入、引领全球数字化浪潮为态度,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根基,以数据资产治理为抓手,以场景化为手段,以完善数字金融监管体系建设为支撑,锚定数字化,探索金融“新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