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4件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滥伐林木典型案例,依法惩处滥伐林木违法犯罪行为,努力为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提供法治保障。同时通过森林保护法治宣传,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林木采伐,依法依规申请采伐许可,科学合理实施修复措施。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坚持最严法治理念,全链条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犯罪行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对于破坏森林资源犯罪行为,坚决依法打击,全方位筑牢森林资源保护的司法屏障。人民法院针对非法采伐、运输等行为构成的非法木材生意利益链进行全链条打击,强化全面保护。
二是坚持恢复性司法理念,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国之大者”。森林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资源,兼具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人民法院在办理破坏森林资源案件过程中,综合考虑行为人认罪认罚,积极通过原地补植、异地修复、认购林业碳汇等方式进行生态修复情况,贯彻宽严相济政策要求,依法妥当处理相关案件,引导行为人从“森林资源破坏者”转变为“森林生态修复者”,促进森林生态有效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