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秒,全球就会多1位痴呆患者,其中约60%~80%会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AD)。而在中国,AD患者已经超过1000万人,医疗费用高达每年1.6万亿元。
提高AD早期就诊率,抓住黄金干预时间窗,是业内公认的AD诊疗策略。今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郁金泰教授团队领衔,联合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的冯建峰/程炜团队,在Nature Human Behavior发表论文揭开了一种新生物标志物YWHAG的面纱。
9月6日上午,在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见解论坛“AI医药革命:产业链创新之路”上,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程炜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详尽介绍。他表示,新型标志物的挖掘和早期识别离不开大数据和AI算法的助力,“一管血测AD”的时代已经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