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上世纪70年代建设的5层单体住宅建筑,被分成55个模块,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从拆除到重建仅需3个月,相较传统建筑行业用时大幅缩短80%。这是MiC模块化集成建造技术给建筑施工带来的巨大变化。不仅如此,施工误差微乎其微、建筑质量稳定可控等,同样是这项新技术带给建筑产业的变革。
盖房子就像搭积木,每间屋子就像一个积木,通过叠放方式拼接而成,这项神奇的建筑技术,在近几年逐渐走入公众视野中。其实早在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增多,装配式建筑技术也不断创新升级,MiC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的出现,也为装配式建筑注入新鲜“血液”。在本届服贸会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上,中建海龙带着最新型装配式建筑技术亮相首钢园。中建海龙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任刚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C-MiC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在设计阶段将建筑拆分为若干个模块“单元”,再将模块在工厂进行高标准的工业化预制(包括装饰装修、设备安装等),最后运送到施工现场装嵌成为完整建筑的新型建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