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中经评论: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从提高“安全感”开始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认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保障问题,关乎着众多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就业空间的持续拓展。要织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网,补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安全防护短板,打通相关服务堵点。

  如今,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为城市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然而“与人方便”的他们面对的工作环境并不友好,像骑手送餐途中发生意外遭保险拒赔、网约车司机工作超过12小时等问题引发大众关注。保证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劳动权益,提升城市治理温度,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社会话题。

  新就业形态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和数字经济发展而出现的工作模式,因其工作内容多样、工作时间弹性大等优势,吸纳了大量劳动者就业。权威数据显示,全国职工总数有4.02亿人左右,其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高达840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1%。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保障问题,关乎着众多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就业空间的持续拓展。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劳动
  2. 机构、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劳动行业标签

迷途**了雾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关注 私信

相关推荐

报告咨询

  • 400-817-8000全国24小时服务
  • 010-5824-7071010-5824-7072北京热线 24小时服务
  • 059-2533-7135059-2533-7136福建热线 24小时服务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5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