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用来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政策,为地方政府腾出空间更好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同时,财政部透露了明年将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包括“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拓宽投向领域,提高用作资本金的比例。”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赵锡军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政策信号显示,后续地方专项债的应用范围,以及用作资本金的领域,仍将进一步扩围,以期更好地发挥专项债的投资带动作用。
“然而,随着持续多年高强度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地方专项债适配的能实现收益与融资成本平衡的项目越来越少,部分地方专项债资金存在闲置的问题,部分项目存在虚假包装的现象。而且,从近几年地方专项债券的使用情况来看,由于种种原因,用作项目资本金的专项债券资金占全部专项债券资金的比例低于10%,与国家允许最高可达25%的比例存在差距。”赵锡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