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19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19日举行11月份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国家发改委将继续把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案例归集通报,作为落实市场准入制度、破除市场准入壁垒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地方违背市场准入制度情况发现一起、整改一起、通报一起,加快破解各类市场准入“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依法依规营造更加公正透明的准入环境。
会上,有记者提问:国家发改委公开通报了第七批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典型案例。请问通报机制在规范市场准入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什么?
李超介绍,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对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情况开展了第7批排查清理,公开通报了10个典型案例。比如,某地项目招标中限制外地小规模工程建设企业参与投标,违规要求投标企业必须在本地注册登记、设立本地分支机构,妨碍了经营主体依法平等准入。又如,某地违规增设风能资源开发运营准入条件,要求民企需捆绑国企共同参与风场资源开发,这是典型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这些案例涉及到的问题也都得到了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