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交易体系是低成本减少碳排放的最有效工具之一。2011年,国家发改委明确7个省市开展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上海位列其中。上海也是全国唯一将航运业纳入碳交易市场的地方碳市场,2023年共有31家上海航运企业被纳入上海地方碳市场,航运碳配额交易量已达到77万吨,占上海地方碳市场年交易量的34.5%。
不过,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今年提交的一份集体提案指出,当前上海地方碳市场航运业管理模式还有待优化。如上海地方碳市场将纳入航运企业所有船舶的碳排放全部纳入配额管理范围,被纳入上海碳市场管理的航运企业国际航行船舶,不仅要承担上海地方碳市场配额管理的排放成本,还要面对欧盟碳税成本以及2027年后基于IMO法规支付的碳排放成本,将面临多重碳排放计算带来的成本压力。
此外,地方碳市场部分管理措施也有待优化,基于历史强度法的碳排放配额方式需进一步完善,航运企业需向多家机构报告能耗数据,且在数据审核、审计中存在重复申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