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其中明确,编制出台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1月16日,北京市政协第十四届三次会议召开期间,来自民盟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体制研究室主任王喆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建议,京津冀三地应构筑共享产业公地,建立科技和产业融合的互动机制,进一步深化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现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
王喆表示,北京具有催生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的优势,天津和河北则具备应用场景和制造生产上的优势,恰好构建了从创新到应用、从成果到转化的闭环链条,在横向上形成了差异化发展而又优势互补、协同联动的良好格局。
王喆建议京津冀三地构筑政策公地、技术公地和服务公地,同时完善利益调节机制,并明确交界地区政府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