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中社2月7日电方正证券发表机器人行业事件点评报告称,人形机器人空间广阔,海外主机厂“军备竞赛”加码。2022年底ChatGPT的推出引发了生成式AI热潮,作为AI具身智能最佳落地实体的人形机器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预计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将从2024年的32.8亿美元升至2032年的660亿美元,对应年复合增速45.5%。除宇树、智元、优必选等国内企业加速产业化进程之外,特斯拉、Figure AI、英伟达等海外厂商亦围绕软硬件持续加码并在不同应用场景开展机器人应用探索,产业提速趋势初现:
特斯拉机器人即将量产,灵巧手重大更新:根据24M10特斯拉We Robot活动,展出的新版灵巧手自由度从原来的11翻倍至22,其集成有AI驱动神经网络,可在复杂环境下自主学习并执行任务。根据特斯拉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会,内部规划Optimus于25年量产10000台并于26下半年实现对外交付,产能端按1000台/月-1万台/月-10万台/月的节奏持续推进,在百万台销量背景下,单人成本预计低于2万美元。根据特斯拉官网,工程师、产品经理等多个相关岗位正在招聘,印证量产节奏。
Figure AI终止合作Open AI,转向内部开发AI,聚焦聚焦硬件+AI的协同整合:Figure AI于23M10推出Figure 01机器人并于24M8推出Figure 02机器人,后者在手部设计、视觉系统、电池等方面实现显著改进,已在宝马车间“实习”,执行汽车零部件分类等任务。25M2创始人发声已在自研端到端机器人AI模型“取得重大突破”并与OpenAI终止合作,将于1个月内展出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