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多所高校学生群体中掀起一股使用DeepSeek“锐评”母校及学科专业的热潮。为何年轻人选择用AI工具表达对教育体系的看法?背后折射出哪些社会情绪与行业趋势?
据小红书平台数据显示,#DeepSeek锐评话题下累计共4237.8万浏览,25.3万讨论,其中不少为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就业前景、师资力量等维度的“犀利提问”。例如,“请用辛辣甚至令人破防的语言评价中国国内的xx专业就业现状”“毒舌锐评一下xx学校xx专业”,大多提问都包含了“无需高情商”“不要温和”等强调表达风格的指令。
上海某高校的大三学生林冉寒假在宿舍敲下一行字:“用最犀利的语言评价新闻学专业。”几秒后,DeepSeek生成了一段长达500字的分析,直指课程设置与实践脱节等问题。这段文字被她截图发到朋友圈,评论区迅速被同学的“同感”刷屏。